何子渊:甘苦同珍情深(2)

辛亥革命网 2019-04-15 16:11 来源:辛亥革命网 作者:辛亥革命网 查看:

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,何子渊与孙中山、丘逢甲、何天炯、何公博等志士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这种兄弟手足之情、革命战友之爱,越是危难而越显珍贵,越是远隔而越显深厚。

  合影留念后,中山先生又以签名照片赠予何贯中,勉励“贯中老弟”继续为国工作,为党效力。

  何子渊与孙中山道别,从南京回到广东后,很快又投入到实业建国的洪流之中。

  1921年,已担任孙中山陆军总司令部参议的何子渊,到广州越秀山麓的中华民国护法政府总统府,找孙中山非常大总统汇报工作。中山先生因公务繁忙不便久陪,便安排于右任陪伴,在子渊先生汇报工作之余,两人拉起了家常。何子渊讲起他母亲十三岁便怀上了他,以后接二连三产下十多个儿女的故事。于右任听完子渊母亲陈太夫人的故事,感到十分稀奇,连呼数声“好命!”

  尔后,孙大总统也听到了这桩趣闻,深为陈太夫人的“好命”感到惊喜,并顺口吟出了那副脍炙人口的长联:

  添岁又添丁,几度酒杯传酒令。

  有灯兼有月,十分春色闹春宵。

  当子渊离穗返乡之时,中山先生特授意于右任将堂联做成条幅相赠,以示庆贺。

  二、信步神山 砥砺前行

  丘逢甲,广东蕉岭人,字仙根,原名秉渊,别号仓海,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、抗日保台志士。他与何子渊既是同庚,又是同一战壕的革命盟友,情如手足,患难与共,两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

  1907年5月27日,同盟会在潮州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失败后,五六千名参加起义的贫民子弟及会党人士被迫自行解散。官兵凭借捡获义军遗落的花名册,大肆捕杀革命党人,仅潮汕地区便有200多名会党同志惨遭杀害。

  丘逢甲得知起义失败的消息后,凭着自己的身份和威望,马上提醒清廷“应尽力防止株连”,使一大批同志免遭迫害。同时,为了营救革命党人及商量下一步行动方案,他又于同年秋天和第二年夏初,多次来到兴宁与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商讨对策。

  重阳期间,何子渊偕同丘逢甲重游故地,时值反清运动陷于低潮的非常时刻,东躲西藏的革命党人得知消息后,陆陆续续赶到了兴城,一同登上了“雄伟俊朗”的神光山。极目远眺,只见重峦叠嶂,一会儿云蒸霞蔚,一会儿又乌云密布,山雨欲来……何子渊诗兴大发,情不自禁地吟词一首:

  清平乐·丁未重阳携仓海兄登神光山怀旧

  金秋欲暮,曲径迷行路,借问黄花开几度?山上游人无数。当年同挹秋风,如今一同登峰。遥望天涯高处,远山雾锁云封。

  这首《清平乐》,即景抒情,平实自然,情真意切,真挚感人。革命党人碰到挫折时的“曲径迷行路”“远山雾锁云封”,沉重、迷茫、无奈的心情呼之欲出;何子渊、丘逢甲等革命先驱期望“黄花开几度”,不畏艰难险阻,愈挫愈勇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又展现无遗。

  这也给饱经沧桑的神光山留下了一段动人的佳话。

  三、丘何谦让 心系教育

  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丘逢甲任潮州韩山书院山长,后又在潮阳东山书院、澄海景韩书院任主讲;光绪二十五年(1899)创办潮州同文书院;翌年由广东当局派赴南洋调查侨情,游历越南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荷属东印度,向华侨同胞筹募办学经费。

  光绪二十七年(1901),丘逢甲将同文书院迁到汕头,改名为岭东同文学堂,自任监督,开设格致、化学、生理卫生、经学、史学、算学等课程,并聘请日本学者熊泽纯之助担任日文教师。

  同文学堂是继兴宁倚南洞小学、同仁学校之后,广东又一所新式学堂。何子渊不顾门户之见,毅然将自己的得意门生何天炯、何天翰等十几位学生亲自送到丘逢甲门下学习,并应邀到校进行学术交流,广泛传播西方文明和改革思想。同文学堂先后培养学生多达两千余人,其中有很多人后来都加入了同盟会。

  清光绪三十年(1904)春节,刚受聘担任兴民学堂监督的丘逢甲,于元月十五(元宵节)大清早,坐着轿子来到石马星窝子顺裕庐,拜访同事兴民学堂学监子渊先生,宾主相见,揖让寒暄,好不热闹。正当大家谈兴正浓的时候,管事传话:“马下村黄彩屏先生求见。”

  “快快有请!”子渊爽快答应,热情相邀。

  原来,黄彩屏是石马小有名气的文化人、私塾先生,两人素有交往。当时,黄彩屏正在修建一座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双层楼房,好不容易盼到了春节,打算待渊公回乡探亲,借元宵节“旺丁旺财”的喜庆气氛,请他题写屋名。只两盏茶的工夫,还来不及摘下遮阳礼帽的黄彩屏便说明来意。子渊一听,愣了,颇感为难,连忙说:“使不得,使不得……”因为现场正坐着一位大名鼎鼎的抗日志士丘逢甲。

 标签: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合作支持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律师 | 隐私条款 | 感谢表彰 |
2008-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鄂ICP备19017968号-1
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