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中山民生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(3)

辛亥革命网 2018-03-26 11:12 来源:《历史研究》2018年第1期 作者:张海鹏 查看:

从革命史视角,研究者可以充分肯定三民主义在推翻清朝统治,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作用。从思想史视角,则必须分析三民主义思想,特别是其中的民生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、逻辑体系是否一以贯之,是否有内在矛盾。

  “这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相调和,不是相冲突。社会之所以进化,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〈利益〉相调和,不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有冲突。……人类求生存,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。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,阶级战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。”[33]在这里,孙中山承认阶级斗争的现实,但他主张阶级调和,不主张阶级斗争,认为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,只有阶级调和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,只有求生存才是历史进化的原动力。这里,孙中山把阶级调和与阶级斗争完全对立起来。事实上,历史上的阶级利益冲突,经常性的解决办法是阶级调和,只有在阶级矛盾激化而不可调和的时候,才出现暴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,或者就是革命。在阶级矛盾激化而不可调和的时候,推动历史前进的就是阶级斗争。把人类求生存当作社会进化的原因是一种表面的看法,不是实质性看法,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。在这里,求生存是一个理论陷阱,它掩盖了社会矛盾,掩盖了阶级矛盾,是阶级调和论的理论根据。富人要求生存,穷人要求生存,地主要求生存,农民也要求生存,资产阶级要求生存,无产阶级也要求生存。仅从这一点来说,似乎是有道理的。但是必须指出,不同阶级的人所求的生存是不一样的。富人田连阡陌,穷人求一瓢食而不可得。求生存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是问题所在。同处在一个社会里,要求生存的各阶级就会发生利益冲突。社会各阶级发生利益冲突,是历史的存在,这种冲突依靠阶级调和而不可解决,就只能用阶级斗争的办法解决,或者只能用革命的办法来解决。因此,求生存是表象,在斗争中求生存才是实质。把求生存解释为社会进化的原因,是用社会表象掩盖了社会实质。

  孙中山还说:“就令在一个工业极发达的国家,全国的经济利益不相调和,发生冲突,要起战争,也不是一个工人阶级和一个资本阶级的战争,是全体社会大多数有用有能力的分子和一个资本阶级的战争。”[34]孙中山在这里退了一步,承认阶级矛盾也有不相调和的时候,也要发生阶级斗争,但是他认为,那将不是一个工人阶级和一个资本阶级的斗争,而是社会大多数“有用有能力的分子”和资本阶级的斗争。这是一种猜想。在这里,用大多数“有用有能力的分子”模糊了阶级概念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,如果发生阶级对抗,两军对阵,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。

  总之,孙中山在观察欧洲社会时,看到了那里出现过阶级斗争,他没有否定,而是肯定那些阶级斗争事实的。

  面对欧洲出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残酷现实,孙中山在理论上动摇了,没有把他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认识贯彻下去,他采取的态度是:希望避免在中国出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。

  19世纪末20世纪初,正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代。马克思主义已经产生并且在欧美有很大影响。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国际、第二国际、第三国际都在这一时期相继建立。社会主义、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。面对欧美社会的急剧变化,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决社会难题的方案,反映这些方案的是大量政治经济社会学著作。孙中山正是这时候在欧美各国游历,不仅观察了、考察了欧美各国的社会政治,也大量阅读了各种社会科学书籍,包括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。他看到了欧洲的革命,看到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。他对照欧洲,反复思考中国的出路。这正是他酝酿三民主义学说的时期。到1905年左右,孙中山挽救中国的战略思考开始成熟,这就是他组织中国同盟会,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时候。

  孙中山的思考,首先是实行民族主义,推翻清朝统治。如果仅是推翻清朝统治,那就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没有什么区别。民族主义加上民权主义,把封建帝国改成民国,引进民主立宪体制,这就与改朝换代有本质区别了。仅有民族主义、民权主义,中国社会面貌还是难以发生根本改变,孙中山认为还要引进资本主义生产力,引进资本主义生产制度,这就要实行民生主义。孙中山看到了资本、资本主义制度对欧洲社会面貌的改变,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引起剧烈和残酷的阶级斗争。他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产生了畏惧情绪。因此,他在思考阶级斗争理论问题时,止步了。

  有鉴于此,孙中山希望在中国革命成功后实行民生主义,他为此设计了一套方案,主观上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,发展机器生产,又要避免中国社会未来出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。这是孙中山设计民生主义方案的基本出发点。

  1905年5月,孙中山在比利时访问第二国际的领导机关国际社会党执行局,与执行局主席王德威尔德和书记胡斯曼谈话,孙中山针对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状况说:“我们黄种的同志希望改进这种制度,使之同我们党的原则更趋一致,防止往往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,如像所有欧洲国家都曾发生过的那样”。“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,使用机器,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……”[35]孙中山以“中国的社会主义者”自称,要求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接受他的党为成员。[36]这是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在欧洲的谈话,重点表明了他对在中国实行民生主义的思考。思考的重点在于,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,但要防止出现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现象。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,是一个脱离社会实际而主观性极强的愿望。

  一年后,孙中山在东京纪念中国同盟会机关报《民报》发行周年时的演讲中说:“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,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,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。到那时候收拾不来,又要弄成大革命了。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,不可频频伤国民的元气。我们实行民族革命、政治革命的时候,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,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,这真是最大的责任。”[37]他这时候的想法,与一年前在国际社会党执行局的想法有所变化,即认为中国将来资本主义发展时,也可能出现欧美那样的社会问题,所以要及早收拾,改良社会经济组织,防止社会革命的发生。但是,如何改良,如何防止,还是空想。

  1919年上海《星期评论》刊载孙中山《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》一文,哀叹中国实业不振,商战失败,民穷财尽,举国枯涸。他提出“发展实业为挽救之方”,也提出了从外国输入资本即机器、输入人才的构想,同时提出:“惟所防者,则私人之垄断,渐变成资本之专制,致生出社会之阶级,贫富之不均耳。……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,归之国民所享,庶不致再蹈欧美今日之覆辙。甫经实业发达,即孕育社会革命也。此即吾党所主张民生主义之实业政策也。”[38]

  以上设想,孙中山在1919年还强调过几次。他在题为《三民主义》文章中写道:“由是富者愈富,贫者益贫,则贫富之阶级日分,而民生之问题起矣。此问题在欧美今日,愈演愈烈,循此而往,至发生社会之大革命不止也。俄国已发其端,德国又见告矣,英、美诸国恐将不免也。为中国之于社会革命也,则尚未种其因,如能思患预防,先为徙薪曲突之谋,则此一度之革命,洵可免除也!此民生主义之所以不得不行也。中国之行民生主义,即所以消弭社会革命于未然也。”[39]他在对桂林军学各界的演说中说:“本大总统观察世界的大势,默想本国的情形,以为实行民族革命、民权革命,必须兼顾民生主义,才可以免将来的经济革命,这便是防患于未然。”[40]消弭革命于未然,思患预防,等等,陈义甚高,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,只要以发展实业,即发展资本主义为前提,孙中山所设想的这个“经济革命”所引起的剧烈的阶级斗争,都是难以消弭的。

  孙中山认识到,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,“建立有助于资本成长与流通的新实业”,中国将“自行投入实业漩涡之中”,“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需,文明进步必赖乎此,非人力所能阻遏,故实业主义之行于吾国也必矣”。[41]实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,这是不言而喻的。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,又要避免出现资本垄断,引起阶级斗争,孙中山设计的解决方案就是实行国家资本、节制资本、平均地权这些办法。他认为只有使用这些控制办法,才可避免十年后出现10万人的资本家。已经有学者分析,孙中山所谓国家社会主义,实际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;所谓节制资本、平均地权,也是在为扶持中小资本的发展。孙中山是否有能力控制垄断资本的出现,以及出现垄断资本时,如何去节制资本,他的方案中看不出有效办法。

  实际上,终孙中山之世,终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之世,节制资本、平均地权未能实施,国家资本却成了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。阶级斗争不是消弭了,而是加剧了。

  三、理论与实践的割裂

  从理论体系来分析,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体系中存在系列内在矛盾。有关阶级斗争的理论是其中之一。

  孙中山有关阶级斗争理论的矛盾包括两个方面。一个是承认欧美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、还将继续出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,却在主观上设计避免在中国出现同样性质的阶级斗争;另一个是他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是割裂的。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合作支持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律师 | 隐私条款 | 感谢表彰 | 在线投稿
2008-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鄂ICP备19017968号-1
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